2018年学院编著课题项目推介(2)
(田丽: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综合教育研培部主任、二级教授)
探索新时代班主任专业提升的新内核:核心素养的智慧修炼
——《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智慧修炼》及《中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智慧修炼》编著推介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有好的教师,才有好的教育。在当前深化教育体制机制改革,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教育根本任务的新形势下,加强高素质教师队伍建设尤其是高素养班主任队伍建设,是深入推进教育综合改革,促进教育公平,“健全全员育人、全过程育人、全方位育人体制机制”的重要保证。但是从总体上看,班主任队伍的整体素质还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下立德树人、构建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中小幼一体化德育体系的迫切需要。然而,班主任作为教育综合改革的实践者和操盘手,正处于教育改革的最前线,担负着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艰巨任务。因此,班主任作为“梦之队”的筑梦人,加强其核心素养的研究与探索已成为目前班主任队伍建设的重要课题。
什么是核心素养?2014年教育部印发的《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中首次提出“核心素养”概念。核心素养是指个体应具备的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所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是一个人知识、能力和态度的综合表现。2016年9月《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颁布,提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的提出呼唤班主任核心素养的修炼,因为只有班主任具备了相应的核心素养,才能为落实和实践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保障。
那么,班主任应该具备怎样的核心素养呢?以黑龙江省教育学院综合教育研培部为核心的研培团队专注全省班主任教研与培训的实践研究近十五年,创造性地撰写了《小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智慧修炼》和《中学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智慧修炼》两本书。全书从班主任的教育情怀、价值引领能力、文化育人能力和行动研究能力四个层面,建构起新时代班主任的“八项职业品格”和“八项关键能力”的核心素养内容体系即班主任的信念、品德、诚信、责任、认真、坚韧、乐观和探究“八项职业品格”和组织管理、教育引导、善于学习、沟通合作、信息技术、反思调控、实践创新和教育科研“八项关键能力”。既有理论诠释,也有实践案例,又有班主任个体反思与感悟。旨在通过本土的实证研究与典型个案的实践结合,将理性思考、充满激情的班任情怀和朴实的育人艺术融入一个个发人深省、助人自助、生动鲜活的案例之中,以对班主任核心素养的智慧修炼给予富有操作性和实效性的深入解析,全景式再现班主任核心素养修炼的专业路径:走入教育教学现场,通过问题诊断到专业引领、任务驱动到案例示范、反思实践到校本教研、同伴互助到团队建设再到课题研究。依托这种参与式、案例式、探究式的修炼方式能够帮助班主任创新育人方式,改进育人行为,凝练教育思想,塑造个性化育人风格,进而促进班主任实现由经验型向科研型、由辛苦型向专家型、由技术型向素养型跨越。

